先看一組關于創業公司的數據:2018年,新增創業公司7620家,關閉創業公司458家,關閉公司占新增創業公司的6%;2019年,新增創業公司1427家,關閉創業公司327家,卻高達23%。2019年大家對創業避而不談,有所克制,新增創業公司總數只有2018年的15%,但倒閉率卻是2018年的4倍。新玩家進場十死九生,最大的原因是老玩家大多數都自身難保。
美團、摩拜、京東、知乎、新浪、58 到家等互聯網大佬級公司裁員的消息一波接一波被爆出,裁員潮來勢洶洶。 " 職場危機 ",悄然來襲。不賺錢的部門,一致裁掉,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自救。

2019年10月15日,擁有132年歷史的零售業鼻祖西爾斯申請破產保護,8萬人面臨失業;有10年“鞋業巨頭”之稱的、劉德華代言過的貴人鳥,曾經坐擁5000家門店,如今一天關一店;曾經市值1700億的樂視,如今拍賣樂視大廈來抵債;接著羅振宇、王思聰也成了“老賴”,7年一腔熱血情懷滿滿的錘子、巨資打造的熊貓直播……曾經閃閃發光的星星,在2019年陡然隕落。
河里沒有魚,再厲害的漁夫也沒招,市場經濟不景氣,為求生存,企業只能縮減成本,裁員這詞,恐怕到2020年才真正掀起一股浪潮。連財大氣粗的大企業都節衣縮食,中小型企業,尤其是資金鏈說斷就斷的創業型公司,恐怕是舉步維艱,每日都徘徊在生死邊緣。互聯網公司平均“壽命”從3.5年下降至2.5年,大量倒閉的公司意味著會產生一大波失業的人員,這些人要么再就業,要么選擇自己創業。

那么2020年,真不適合創業?
對于機會主義者而言,2020年不是創業的好時機;不過,對于敢于在亂世中吼叫的人,2020年是一個大翻身的機會。入局者,方知局中意。隨著2019年短視頻的異軍突起,借著5G的勢,2020年將會誕生無數大大小小的輕度創業者,無數的視頻工作室將會誕生在陳舊小區、工業園、甚至自住房中。
朋友梁先生做了11年技術,技術總監投降,月薪保底3萬起,然而,他說更喜歡做運營,喜歡做靈活而不受拘束的事,主要是能賺大錢。2018年線上課程很火,他迅速入局,先是做微商起步,加入某個團隊,學習運營機制,形成自身體系,然后包裝成課程,賣給二三線中小型傳統企業,小賺一波快錢。
2019年,短視頻火起來了。他親眼目睹,一家剛起步的小工作室,單靠抖音1個視頻,一天賣出1萬本書,凈利潤20萬。這社會上,多少企業,忙里忙活鼓搗幾年,別說凈利潤,不虧損已是萬幸,光一個視頻就帶來20萬凈利潤,這機會不抓住,還有比這個更好的機會?
11年工作,1年社會混,他深知一分一毫來之不易。抓住視頻紅利,他迅速成立工作室,組建主播團隊,紅紅火火開干。憑借早前積累的人脈關系,依葫蘆畫瓢,他又做起賣課的行當,真可謂一魚多吃,多點開花,賺得盆滿缽滿。

2020年,如果要創業,不做短視頻,你覺得市場還有哪些相對低風險、低門檻、高收益的機會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