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巴巴為什么要搞阿里云,其實最初的目的很簡單,那就是滿足自己“計算”的需求,無論是淘寶購物,還是支付寶轉賬,背后都是強大的數據計算在支撐和保障。
但當時阿里巴巴服務器的計算能力已經馬上達到極限,高達98%,只要出現一點錯誤,直接有可能全部癱瘓。
所以如何解決計算的問題,成了阿里巴巴的頭等大事,而這個時候,馬云也就找到了后來被稱為“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技術官——王堅”,也就是后來的阿里云之父。
阿里云之父王堅:成功了我就是功臣,失敗了我就是千古罪人
王堅的履歷極其耀眼,30歲當教授,32歲當系主任,是比爾蓋茨的座上賓,就是這樣一個天才,面對中國當時的“三無”環境,無操作系統,無芯片,無計算系統的情況,也是非常頭疼,但是他非常清楚,設備和系統全靠進口肯定是不行的,早晚會出大問題,有可能為別人做嫁衣。
這也成了馬云和王堅達成的共識:一定要打造屬于中國人自己的云計算系統。
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,就連當時的程序員馬化騰都說:“我覺得這個事幾百年,一千年后可能實現,但現在還是過于早了。”
同樣是技術工人的李彥宏更是毫不客氣地批評中國的云計算研究:“云計算這東西,不客氣一點講,它是新瓶裝舊酒。”
王堅能做成什么樣,他自己也沒底,馬云也沒底,但兩個人都知道,如果不拼一把,那肯定是沒希望的。
同時王堅很清楚,如果成功了,自己必將名垂千古,但是失敗了,自己這輩子也就遺臭萬年了。
阿里云之父王堅:成功了我就是功臣,失敗了我就是千古罪人
于是王堅把這個系統命名為飛天,安全系統叫鐘馗,任務調度起名復習,監控系統起名神農。
命名寓意很明顯,要打造前無古人的壯舉,就這樣,王堅帶領30多個工程師開干了。
馬云不懂技術,所以也就沒有過多敢于,但是王堅要錢給錢,要人給人,支持力度很強,讓其他部門很眼紅,王堅本人也被阿里內部評價為“技術騙子”。
王堅團隊租了個辦公室,冬天沒暖氣,一個個手都凍得和蘿卜似的,還堅持在敲代碼,還要一邊鼓勵自己那一天成功了,一定要把第一行代碼印在體恤上。
冬天熬過去了,夏天更難過,這么多電腦和服務器在屋里,那溫度想象都很烤人,王堅不得不給大家買來冰塊降溫。
后來馬云第一次來到辦公室直接驚呆了,這種環境下,這幫人竟然天天加班,還堅持了4年,于是馬上安排給王堅團隊換了新的辦公室。
阿里云之父王堅:成功了我就是功臣,失敗了我就是千古罪人
后來阿里云研發出來了,需要找個平臺測試,全阿里所有部門都不想參與,因為萬一崩潰了,自己的數據也就完了。
這時候還是馬云點名了:胡曉明,把你的支付寶拿出來讓王堅他們測試下,所有架構都必須用阿里云。
這時候胡曉明內心是崩潰的:你放著現成的穩定外國系統不用,非要用咱自己研發的沒譜的阿里云,萬一金融數據丟失,那支付寶也就廢了。
果然,阿里云應用到支付寶以后,漏洞百出,一個接著一個,金融技術的雷區讓王堅他們踩了一個遍,搞得胡曉明天天開會最主要的工作,就是帶著自己的團隊罵王堅。
阿里云之父王堅:成功了我就是功臣,失敗了我就是千古罪人
王堅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,于是扎根到支付寶團隊辦公室,有bug隨時改,終于到了2009年,阿里云bug查得差不多了,運行也穩定了,而且計算力強大不輸國外系統。
阿里云和王堅,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,科研這事急不得,需要堅持,如今阿里云已經成了中國最重要的云計算系統,也維系著阿里巴巴和中國百分之90以上的企業命運。
作者推薦:花上萬甚至幾十萬學習EMBA課,不如關注我們的【老板學破局】圈子,將各商學院EMBA課程內容進行了提煉,每日更新管理知識,包含企業管理、資本運營、戰略及運營管理、人才管理、財務管理、項目投融資、企業并購重組、上市指導、互聯網運營創新等豐富內容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