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息人士透露,合肥市對零跑汽車的投資將分兩批完成,首批2億元已經投進零跑汽車B輪融資,剩下的18億元將在Pre-IPO中投資。
36氪也從零跑汽車內部獲悉,零跑汽車已經與合肥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“零跑將在合肥建立第二工廠”。
1月初,零跑汽車完成B輪融資,隨即啟動Pre-IPO輪融資,計劃今年年中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,已聘請中信建投為保薦機構。
對于上述信息,零跑汽車向36氪回應:以最終公告為準。
合肥市對蔚來汽車的投資,讓其在新能源車領域名聲大噪。2020年4月,深陷資金泥潭的蔚來正四處找錢,市值已經從110億美元高點滑落至30億美元左右。蔚來遍尋亦莊國投、湖州吳興區等地方政府后,只有合肥市果斷入局,攜國投創新、安徽高新產投等向蔚來中國實體投資70億人民幣,占股24.1%。如今不足一年時間,蔚來美股市值已逼近900億美元,粗略計算,合肥市在蔚來的投資回報達到30倍。
此后,合肥市開始尋找第二個乃至第三個“蔚來”。2020年9月,同屬新造車成員的威馬汽車完成100億元D輪融資,合肥產投參與投資,但目前更多停留在財務投資層面,雙方尚未有戰略合作協議出爐。威馬完成D輪融資后,已同步啟動科創板上市流程。
多位接觸到合肥市投資體系的行業人士告訴36氪,合肥市的投資機制十分接近市場化的投資機構,追求財務回報高于戰略需求,決策流程很快,一個項目從接觸到完成投資,最快2個月。
有行業人士分析,其之所以將第二筆重注押在零跑汽車身上,是因為這家公司的技術投入。零跑汽車由安防巨頭浙江大華股份在2015年孵化,董事長兼CEO朱江明也是大華股份創始人之一,歷任大華股份CTO、副董事長等職務。
零跑汽車效仿特斯拉,對整車平臺、三電動力系統、智能駕駛甚至計算芯片都進行了自主研發。而背靠大華股份,零跑汽車的資金消耗并不大,其公開披露的融資金額僅40億元左右,除了搭建自研技術體系,也在浙江金華建立了自有生產基地。
在產品規劃上,零跑汽車早期走了彎路,其首款車S01為電動轎跑,上市后銷量不佳,但第二款A00級小車T03則扭轉了局面,從去年中交付至今,T03幫助零跑汽車在去年12月實現3,024輛銷量,其中2981輛新車為零跑T03。
日前,零跑汽車第三款車型C11發布,定位5座SUV,其搭載零跑汽車自研智能駕駛芯片凌芯01,預售價格為16-20萬元。相比前兩款車瞄準的細分人群,C11將進入更大眾市場。
接近零跑汽車高層的行業人士告訴36氪,零跑汽車的市場策略是以高配置產品,切入20萬元以下的主流市場。2020年,零跑汽車銷量為11391輛,2021年的銷量目標為6萬輛。
新造車陣營中,第一梯隊的蔚來、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都已登陸美股公開市場,市值均超過300億美元,第二梯隊中的威馬汽車、零跑汽車、合眾汽車等,則向科創板發起沖刺。但這個時間窗口也已不長,不管是與合肥簽了對賭協議的蔚來,還是小鵬和理想汽車,都有可能隨時啟動科創板二次上市。屆時,資本的流向,并無太多懸念。